【灣生回家】
『只有思念,被允許跨越那片海洋…』
那是一種無怨無悔的付出,依傍著同情與同理心。無論最終是否相見,無論是化以一抹滿足的微笑或是一滴滴晶瑩來作結,感謝與感動無疑就是最好的回報。
我總共看了兩次前導片,老師事前播放的及演講一開始播放的,同樣的片段勾起了同樣滾燙的熱淚。一片海洋的距離能有多遠,無論是飛機或船都輕易得可以到達,真正遠的,是時間。
滴答滴答,時間往前進的聲音沒有遏止了灣生們想回故土的心,卻遏止了人的生命繼續前進。思念,除了遊子惜鄉的情感外,還有更多的是在這裡的點點滴滴,包括對人。好不容易跨越了海洋,卻發現思念已來不及表達,舊時玩在一起的同伴啊,一個個已在歲月的摧殘下隕落,於是願思念的囈語能翳入天聽,傳達到那升天的靈魂耳裡。
片中那因為想見卻在也不能見的淚水,是一種言不由衷的離別,是每個凡人們都最最害怕的離別。還沒來得及好好道別,便失去了聽見他的聲音的權力。
縱然有很多別離,卻也有很多相聚。相見的那一刻,一股腦的話最終只能化成一句:「お久しぶり。」然後擁抱彼此,用身上的溫度來證明相見的欣慰,也約定了下回會再見。
那是數個成功的故事,那一個偉大的壯舉。灣生回家的故事並不會完結,因為往後的每年,在日本的他們,都會回到故鄉來與老朋友再見一次面。
-------------------我是分隔線-------------
【赤色的槍、白色的血-後228的台中青年與地下武裝】
聽說這個演講的命名,最初在校內引起不小的爭議。姑且不論是學校內部的想法,還是另有其他政治因素的介入,基於對演講者的尊重,無論是誰都不能夠擅自在名字上做更動,或許,這樣的標題才能表現演講的最初衷。
「赤色的槍、白色的血」,二二八事件成為當時人們最不願回憶起的夢靨。為何在這人民意識進步的現代卻淡化了,那曾被狠狠傷害過的痕跡。我們閱讀歷史,卻不曾認真去探究過去,只是偶爾在文字的催化下會多了些忿忿不平,但在闔上課本之後,一切仍屬於過往的雲淡風輕。
「有人知道二二八事件嗎?」在場多數人都舉手。
「那有人知道除了課本以外的任何訊息嗎?」舉手的人只剩三三兩兩,而我並不在其中。
說實話,那時真的有很深的內疚感,二二八事件接連著後面的白色恐怖,幾乎以毀滅式的方式在殺害當時的台灣菁英,有多少可能會功成名就的靈魂糟蹋在那時的政府手裡,又有多少是為了僥倖活下來而選擇卑微怯弱?
明明那些人事物都曾存在於腳下的這片土地上,或許每一片土壤之下都存在著血紅色的足跡,那在事過境遷的現在,卻沒人去探究那段歷史,找出那些至今仍未被平反的莫須有罪名,甚至找出那高壓政府統治下那些延續至今的不平等待遇。
藉由林傳凱先生的眼睛去看這片歷史,那些不畏懼死亡,以為台灣而死為驕傲的勇士們必起那些政治人物要來得值得敬佩。雖然被冠以犯人的罪名,雖然有些人至今仍未遭到平反,但在照片上那抹淡然的微笑卻讓我深深感到欽佩,是那樣勇敢,那樣為自己、為社會、為認為對的事情而戰。
誰外遇了並不重要,誰偷吃了也不是重點,認真得覺得現在的新聞媒體應該不畏政府的壓力,開闢一方文字的天地,天天挖掘台灣過去遭受不平等對待的歷史,給大家來參閱討論,想喚醒社會的意識,我想光是一場場的演講是不夠的,應該從影響力最大的媒體來做起。
無論是誰,我們都應該對自己的土地多一點關心,無論是它的現在、過去,還是未來。
留言列表